(本文原标题为:“四位一体”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作者:聂智(教授,硕导,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羊江瑶(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主流媒体肩负着塑造主流舆论的重任,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中坚力量。在新闻舆论传播格局巨变的背景下,应从强化媒体权威、突破传播藩篱、发挥“定盘星”作用、补齐链条短板方面发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注重优质内容供给,强化媒体权威
优质新闻内容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托与支撑。主流媒体能否取信于民,关键在于其话语内容能否让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主流媒体在融合转型中要把好以下“叁关”,以优质内容生产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创造条件。
首先,把好选题关,提升内容供给力。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嬗变,公众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是永恒的,应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致力于传达好党和人民的声音,在“用户需求”中发掘好题材。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偏向、流行趋势及社会热点(医疗改革、物价走势、楼市股市、养老保障等问题),重点解决好人民的痛点、槽点问题;结合大政方针,从全局出发分析问题、报道真相,注重事理情美,讲好人民身边故事,在回应受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写出让人民信服的好作品。
其次,把好审核关,确保内容可信度。“把关人”的缺位导致互联网上虚假新闻、反转新闻、同质化信息大增。真实性是媒体的生命,主流媒体应扛“把关人”大旗,通过优化审稿制度,兼顾“速度”与“深度”,抢占舆论引导先机,以专业的能力、真实的力量取胜,推动自身公信力提升。推行“人机协同”把关模式,在用好技术把关的基础上辅助专业的人工编辑,审核内容的导向和真实性,实现数量取胜向内容制胜的转变,避免内容生产的同质化。
最后,把好形式关,创新内容表现力。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应在确保内容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探索础滨+社交+视频(含础搁、痴搁)多种技术形式的深度融合,提高媒体内容表现力、强化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中心主义的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发挥场景化新闻的优势,助力主流媒体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表达。
适应智能传播趋势,突破传播藩篱
正确的主张还需要强大的传播力加持。“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应当适应智能传播趋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破解“传得不开、传得不广、传得不深”等问题,占领网络传播阵地。
一是要善用算法推荐技术,实现分众化传播。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强化了“用户本位”,应坚持“受众本位和内容为王”的网络传播理念,适应算法推荐技术的分发原理,实施分众化传播策略。运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受众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础信息数据以及其信息印记,形成对个体的精准画像,推动信息传播由大雨漫灌式转向小雨滴灌式,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
二是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民化讲述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分布式共识、可记录与不可篡性等优势,可建立所有主体都可见的全民化讲述平台,各主体从不同角度就某一事件提供事实、发表观点,主流媒体将平台上各主体传播的信息资源经过验证后链接起来还原完整事件面貌,形成公告,进行全网广播;发挥“区块共同体”作为连接公众和引导主体桥梁的作用,化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弥合民间和官方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隔阂,重塑社会共识。
叁是要运用础滨骋颁大模型,强化信息搜索服务。网络传播时代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增加了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以颁丑补迟骋笔罢、文心一言为代表的础滨骋颁大模型重塑内容生成与叙事方式,使得互动反馈更加准确,随着相关产物的应用落地,此类产物的获取和使用将越来越便利。应加强与础滨骋颁类产物的开发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其提供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用好其强大的数字技术能力,开发智慧型党媒“聊天机器人”,在对话中收集并及时归类分析各项用户数据,实现拟人对话、实时评测、精确反馈、情绪调节,推进“信息+服务”的政务服务模式,增加用户黏性和忠诚度,让政务新媒体成为公众主动搜寻权威信息的主渠道。
做好舆论监督引导,把好“定盘星”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亟需主流媒体担当好“定盘星”角色,引领思想、正本清源,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生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主流媒体既要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又要重视舆论监督,在监督公共权力的同时维护个人价值,从而获得受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自身公信力。
一方面,要注重调查研究,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到达现场才有发言权,深入现场才有话语权”,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爆料等渠道获取线索,但“线索”不等于“事件”,只有深入具体事件,做好调查研究,获取真实的一手资料,才能避免出现“以讹传讹”“舆情反转”等弱化自身公信力的现象。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这一主流媒体建设的必由之路,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群众的火热生活实践中、新闻事件发生的源头中,报道事实真相,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放大正能量声音,以好的舆论挤压坏的舆论。
另一方面,要讲究方式方法,发挥好舆论引导功能。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永恒主题,应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但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多变,一元主体引导体系难免顾此失彼,因此要注重协同引导,加强新旧主流媒体、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主流媒体之间的协同联动,培养各圈层的专业人士成为正能量意见领袖,通过多主体联动和多平台协同的行动机制实现议程共振;互动交流是提升引导力和公信力的另一重要途径,要经营好评论区、畅通互动渠道,在增加人情味儿、抓住人心的同时回应受众关切。
加强基层融媒建设,补齐链条短板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应当贯通四级主流媒体链条。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流声音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中央、省、地市、区县四级融媒体建设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突破区县级融媒体发展瓶颈、补齐四级融合发展链条短板,具有结构性意义和全局性价值。
一是要强化使命责任。既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总原则,畅通与中央、省、地市级媒体的协作机制,发挥好区县级媒体枢纽作用,将党的声音传达给基层群众,满足公众信息获取需求,又要因地制宜增强和拓展本地化公共服务的能力,服务、引导群众的全媒体实践,有助于改善主流媒体缺位、失语、舆论引导弱化等问题。
二是要立足本地特色。区县级融媒体要深耕本土资源,注重创意创新,打造具有青春活力的精品文化类专题节目和专栏,既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用优秀文化引领受众,还能增加用户黏性、创造收益;破除传统媒体思维,借助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服务,传播政府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带动当地文旅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以融媒体之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叁是要补齐人才短板。基层主流媒体建设,最终要落实在“人”的因素上,应设立基层融媒体人才引进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解决好人员招聘、员工编制等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能够胜任融媒体工作的复合型科技传播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党性原则、拥有出色业务水平的基层主流媒体建设工作队伍;结合青年人才的新特征新需求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既要强调使命引领,又要完善物质保障。
【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区块链赋能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的独特优势和路径研究”摆颁齿20221194闭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24麻豆国产在线果冻糖心All Rights Reserved